[摘要] 2014年千亿房企的队伍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再扩容,但万科、绿地集团冲破2000亿元规模,将房地产行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2014年千亿房企的队伍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再扩容,但万科、绿地集团冲破2000亿元规模,将房地产行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按照某研究院的数据,百亿军团获得扩容至80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接近40%。但阵营之间差距拉大,阵营(1000亿元以上)的销售均值已经是第三阵营(100亿-300亿元)的9倍。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集中度仍将提高,强者恒强,中小房企的日子会越来越难挨,甚至会迎来并购潮。
尽管2014年楼市整体平淡,但行业龙头在销售、管理及融资方面的优势,使得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数据显示,2014年跻身百亿军团的房企数较2013年增加9家,同时,2014年全年销售额10、20的市占率分别为17.2%和23.2%,较2013年提升3.5个和4.3个百分点。10的销售金额门槛也由2013年的554亿元提升至658亿元。
从销售业绩分布来看,百亿房企分为三大阵营。
阵营包括7家千亿级企业,万科、绿地集团、万达商业、保利地产、恒大地产、碧桂园、中海地产。其中受关注的当属万科、绿地集团两家龙头之间的竞争,二者均突破2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但作为雄踞“老大”宝座多年的万科,此次被绿地集团赶超,业内认为这意味着未来规模之争或有逐渐淡化之势,综合实力的比拼更值得关注。而阵营中另外5家千亿级房企与之差距拉大,后续追赶或存一定难度。
第二阵营为12家300亿-1000亿元企业,销售额均值仅为532亿元,距阵营有近500亿元的差距。而第三阵营100亿-300亿元企业为集中,共计61家,销售均值只有阵营的九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行业集中度在大幅提升,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增幅却呈现出放缓的态势。某研究中心监测的20家典型房企销售业绩同比增长18%,增速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个百分点。且这20家房企中逾半没有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有的甚至低至七成,平均完成全年目标的96.3%,较2013年105.6%的完成率下降9.3个百分点。
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已成为共识,时下更多的房企思考的是如何在2015年继续去库存。
在过去的2014年,开发商的存货压力普遍很大。机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A股139家房企存货达2.23万亿元,环比上升5%。其中,万保招金4家龙头房企存货环比微增3%;15家中型房企存货较年初上升了25%。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琳分析认为,尽管随着限购限贷松动、降息周期的开启,近期重点城市成交持续好转,十大城市去化月数亦从高点的16.2个月下降至10.3个月,但考虑到市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库存仍处于高位,去化率未见明显好转,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库存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房价亦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表示,除了个别的龙头企业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现金都比较紧张,这种困难的局面将会在今年二、三季度达到顶端。他认为今年将会是房地产行业的并购年。
此时房企不得不思考如何有效转型、创新,否则“出局”的概率将会更大。
延伸阅读:
降息为何没带暖楼市 房地产是不会就此沉沦的
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 房企艰难中傲然前行
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 房企艰难中傲然前行
回顾过去的一年,总让人感叹楼市的跌宕起伏。无论是房企的全面触网,还是房价的一跌再跌,无不牵动着整个行业的心。但就是在这举步维艰的大势面前,仍有不少房企锐意前行,以相对不俗的业绩成为无论还是地方楼市中少有的亮色。已经到来的2015年,让我们且把眼光聚焦,看看艰难的市场中哪些房企在抑或大连楼市中傲然前行?
严峻的市场
更需超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2014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榜上,万科、万达、恒大、世茂、龙湖等大连市民熟知的房企赫然在列。据统计,大连项目年成交额超5.4亿的房企有10家,其中东方圣克拉三期、华润海中国四期、远洋钻石湾一期、龙湖水晶郦湾三期、华润凯旋门四期、大连万科城领跑大连楼市。不难看出,如果没有100%的资金抗风险能力,无法在急转直下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主动、经受得住考验。在市场萎靡不振,地产行业优胜劣汰、竞争白热化、存量空前、去化缓慢的严峻现实下,无论是以老大自居的万科还是紧随其后的诸多一线房企,都无不面临空前的难题。在高库存时代,充足的现金流方是王者。面对同样难料的市场,我们注意到无论是还是大连,以恒大、华润、万科、龙湖、远洋等为代表的企业总是能先抢占先机,特价房促销抑或开盘巨惠、专场团购优惠等多种灵活见底的促销手段推出总能吸引蠢蠢欲动出手购房的买家,让一些来不及反应的本土房企艳羡中多几分“酸葡萄”心理。
应时而变、应区域供应和去化行情而变,一路高歌的房价终于掉头,无论在大连还是,动辄每平1000元乃至2000元不等的优惠成为2014年再寻常不过的风景,也成为这一年很多大牌房企屡试不爽、短期杀客、逼定的主要手段。这其中,以恒大、万科等领衔的8字头、9字头起价且带装修的项目无疑成为市场中抢手的当红楼盘。
万变不离其宗
强强联手玩创新
如今的地产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开发商,而是更多的表现为服务商和运营商,终的服务对象始终是客户。通过提供服务,让购房者找到安全感比一味地引导和推荐来的重要。论消费,住房毫无疑问是中国人一生当中大的消费品之一,因此,楼市的丝毫变化都能在购房者心中荡起不小的涟漪。有时,心动的不只是房子,更是足以抄底的价格。万科首创的一款客户福利分享的移动互联网平台——给利app,就是好的印证。在这个小小的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当中,客户们的福利一目了然。同时,万达与百度、腾讯合作建立全球大O2O电商公司。强强联手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账号及会员体系,探索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震惊了整个行业。创新性的思维不再是个体追求的目标,而是整个行业必须重视的经营问题。而在创新道路上拔得头筹的房企,自然更胜一步。
房企逆势增长
政府利好开启行业新机遇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提出推进六大领域的消费,其中“稳定住房消费”时隔五年后再度成为中央的指导性方针。不难看出,这是对房企的鼓励之举,也是推动市场活跃、成交回暖、避免房价失控的有力政策支持。
松绑限购、公积金新政、放松首套房贷标准……我们看到,这一轮的“稳定住房消费”政策更加成熟,房企有了更坚定的支持力量,无论是岁尾还是年初,足以让房企保持着“打鸡血”式的战斗状态。面对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是各个区域都能坐享利好的。大连公认的豪宅区,也是近两年推动整个大连房价上涨的主要区域——东港,进入2014年之后,却成了大连楼市的重灾区,并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引发整个大连房价下降的连锁反应。扛不住压力的中小型房企自然淹没在茫茫降价潮中,但坚守自我价值定位的房企,利好政策的到来无疑是开启了新的机遇。
这一年,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在徘徊中挣扎的房企有的通过自我突破和创新得到了快速成长,有的可能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伴随融创和绿城乃至新合作方中交集团的分分合合,房企的兼并与合作已经成为行业不可逆转的大势。在房地产行业终于淡出多年充当城市GDP支柱的角色定位后,盲目井喷和壮大的房地产行业产业链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无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被优化的命运。的得以存活成长,无品牌、无核心竞争力、无雄厚资金、依靠贷款和外来资金存活的小型房企如果还守着自我的小家业固步自封、不积极寻求外力合作,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这可能是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不过在国家大举推进养老地产和城镇化发展的新机遇面前,精明的房地产企业如果能与时俱进,找到自身优势和市场占位,找对更强有力的合作伙伴的话,也许依然有机会笑迎“春暖花开”。
延伸阅读:
降息为何没带暖楼市 房地产是不会就此沉沦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