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全国各地频发液化气燃爆事故,引起多方关注。就我市而言,原先对商业用户来说不能承受之重的“液改燃”门槛,经过多方努力已变得“接地气”。据徐州市港华燃气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我市至少有2000家商业用户成功“液改燃”。
近期各地频发液化气燃爆事故,引起多方关注。就我市而言,原先对商业用户来说不能承受之重的“液改燃”门槛,经过多方努力已变得“接地气”。据徐州市港华燃气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我市至少有2000家商业用户成功“液改燃”。
走访 部分中小户悄然“液改燃”
《燃气爆炸事故数据分析报告》指出,2016年共有31个省243个城市发生过燃气爆炸事故,其中瓶装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361起,居各类燃爆事故首位。
天气转暖,各地因液化气起火甚至爆炸的事故仍然频发。其中引人关注是,今年2月11日,广西玉林一居民房液化气充装点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的事故,液化气罐爆炸,把一楼的大门炸飞,门窗玻璃震碎,身上着火的陈某从家中跑出的监控视频,在各大网站、微信群转载,令人唏嘘。此前梅州市也发生过相似的液化气爆炸事件,位于梅州区一家兰州拉面发生液化气罐爆炸,爆炸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受伤。
在我市,天然气利用在城市越来越普及,但据不完全统计,尚有万余户商业用户使用瓶装液化气。其中不乏有在各小区楼群中经营的小型餐饮店,既不安全也难以管理。
如今,这些店主开始悄悄舍弃液化钢瓶,改成管道燃气。西苑附近一家刚刚“液改燃”餐饮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家“液改燃”已经有快半年时间了,“现在使用很方便,开关一打开就有火,也不用换液化气钢瓶。”
这家餐饮店隔壁的母婴馆也是“液改燃”商户,小老板告诉记者,母婴馆二楼是婴儿恒温泳池,现在是改用天然气加热。而在其考察初始,发现很多家母婴馆都是用液化气烧锅炉加热泳池,“一般都要准备几个一人高的50公斤大气罐,每天来回搬运很麻烦,而且存储也不安全。”
铜沛路附近一家饭店也使用了管道天然气,大厨告诉记者,以前尤其是冬天一罐液化气顶多用一半就不行了,“开关打到大,火都不够大,很费劲,现在就不存在这个烦恼了。”
像上面的“液改燃”的商户并不是个例,从徐州港华燃气公司的统计来看,截至目前,徐州至少有2000家商业用户成功“液改燃”。
变化
“液改燃”门槛降低
为什么这些商业用户选择“液改燃”?徐州港华燃气公司传讯部经理徐彦介绍,以前受到技术等因素限制,商业用户“液改燃”的门槛很高,不仅手续复杂,而且费用不低。
“当时使用的燃气表是腰轮和质量流量计,一块表的价格就要上万元。近些年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又大又贵的燃气表被小巧轻便的插卡式计量表取代,而后者费用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此外,为方便商业用户“液改燃”,港华燃气采取提前设计,预留阀门的做法。负责燃气开发的业务经理贾瑞宇介绍,以往商业燃气用户申请“液改燃”时,施工队要重新跑管道接燃气表。而自2015年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列入市重点工程,为适应城市发展,徐州港华燃气在铺装管道配套方面做到适度超前,通过综合性改造,使很多原先不具备通气条件的小区、工商业户附近也铺设了天然气管道。港华燃气依托老小区改造工程进行燃气老旧管线更新,以及新楼盘配套工程管线预留,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科学铺设与之相匹配的管网系统,做好管网铺设的科学规划建设。
2016年徐州港华燃气在为老小区两万户居民家庭通上天然气的同时,也为范围内4600户民用和200余家工商业用户预留了天然气配套空间,“现在我们老旧管网改造时,遇到周边有工商业户,不管对方申不申请液改燃,都会预留阀门或者站桩,如果将来对方有需要申请液改燃,改造起来既省钱又便捷。”
算账
“液改燃”能省不少
虽然“液改燃”门槛降低,然而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实际的就是改成管道燃气后,费用划算吗?福顺路一家面馆的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没改之前,我店里每月平均下来要使用5大罐、总计250公斤液化气,费用1000多元。改成天然气后,每月使用约200立方米气,每立方米3.4元,保守估计可以节省近500多元钱。根据我们店的实际情况,可节省近一半的燃料费用,一年就可收回安装成本。”
有消防专家表示,液化气泄漏引起的爆炸,多数情况并不是钢瓶爆炸,而是液化气泄漏在相对狭小、封闭的空间,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后,遇到火花和静电而导致的气体爆炸。一般来说家用液化气多为15公斤装,爆炸时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的爆炸威力,足以炸毁两层楼房。而商业用户为了减少更换次数,往往使用50公斤的大气罐,万一出了事故,将会更为惨烈。
市消防支队有关防火专家表示,厨房里相对来说空间不大,液化气泄漏后应尽量把窗子打开通风。但开窗也要注意,铁器相互碰撞可能会成为点火能量。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