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全国2200个市县已实施交房即交证改革。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十个城市近日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通过“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创新服务机制,运用前沿技术实现信息高效共享,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降低群众办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十个城市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启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这一创新服务机制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为核心,运用前沿技术,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高效共享,使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更加便捷。
跨省通办助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不仅提高了登记便利化水平,降低了群众办证的时间、交通等成本,还提升了群众办证的便利度和满意度。此外,这一措施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和对接协作,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山东省枣庄和江苏省徐州为例,最近几年,枣庄市户籍的购房者在徐州市购买商品房的套数平均每年超过1000套,显示出区域内人员交流、买房置业、投资发展较为频繁,联系紧密。
全程网办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
通过集成各自的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平台,四个省十个城市构建起一个统一的跨省通办服务模式。申请人可以通过全程网办服务平台生成电子申请材料,发送链接,在异地就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电子签名,从而方便地办理不动产抵押贷款。如果确实需要线下办理的业务,申请人可以在异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由登记工作人员经人证比对、身份验证后,进行材料核验,随后将登记材料扫描,经安全技术加密认证处理后形成电子材料上传至属地登记机构专门的窗口,然后再由属地不动产登记机构对上传的电子材料是否符合登记要求进行核验审查。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完善
自2015年江苏徐州发出全国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实施,一系列便利化改革措施陆续推行。目前,全国共设立综合受理窗口1.2万多个,向银行、法院、公证等机构及乡镇延伸服务点11万余个,实现从“多地、多门、多次”办理到“一窗、一网、一次”甚至“不见面”办理。2600多个市县开展新建商品房预告登记,累计颁发预告登记登记证明量1.2亿本;2200市县实施“交地、交房即交证”改革,惠及1800万群众;近2100个市县开通“带押过户”业务,累计办理“带押过户”40多万件。
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不仅是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更多城市加入这一服务网络,不动产登记的便利性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为企业和群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